南财学子探寻湖州生态价值实现新路径
为深入了解山水工程建设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地方实践,7月中下旬,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水经行”暑期实践队一行人赴浙江省湖州市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山水工程建设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实践队通过座谈会、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等方式,聚焦中国山水工程的实施成效,挖掘“两山理论”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的创新路径。
湖州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近年来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展生态价值转化路径,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实践队首站来到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局领导及山水工程项目核心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湖州构建的“五位一体”制度体系,重点阐述了《湖州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促进条例》的出台背景及意义。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展座谈会。胡华屹 供图
座谈中,实践队成员就湖州市生态修复治理情况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提问。相关负责人从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构建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解答,并分享了湖州市在森林、湿地、流域三大类补偿制度上的具体实践与成效数据。
生态修复处冷处长向实践队介绍了湖州市在生态价值实现方面面临的挑战:“尽管我们在生态价值实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当前仍面临资金来源单一、市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社会资本引入,同时推动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以期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生态价值实现新机制。”
为深入了解基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实践队来到安吉县义士塔村。在村委会议室,村委负责人介绍了绿色小微产业园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情况。村支书表示:“尽管这个项目刚开始时面临着村民参与意愿不强、融资难等困境,但我们村委委员以身作则,带头投入资金,村民们的顾虑就被打消了,也更加愿意参与了。”
图为安吉县义士塔村村干部向实践队介绍绿色小微产业园项目。蒋凝烟 供图
如今,绿色小微产业园已成为义士塔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促进了当地就业增收,推动了绿色生态产业的集聚与发展。实践队成员在村支书的陪同下,深入产业园项目工地进行实地调研,亲眼目睹了工地上机器轰鸣、工人们紧锣密鼓施工的场景,切身感受到安吉县在“两山理论”指引下展现出的勃勃生机。
7月13日,实践队转战湖州市德清县,继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德清县沿着“八八战略”指引方向,坚定不移保护生态环境,努力挖掘生态产品价值,围绕生态价值转化、传统产业转型、绿色智造变革、生态富民共享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在德清县何村村,实践队成员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宽阔整洁的村道两旁绿树成荫,别致的小别墅错落有致,整个村庄宛如一幅精美画卷。实践队参观了该村的绿色生态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了解到这里不仅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完善的工艺流程,还注重产品的绿色环保与品质提升。
村支书自豪地介绍道:“我们何村村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实践队成员还向当地老人咨询了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情况,深入了解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效果。
此次湖州之行让“山水经行”实践队的成员们深刻理解了“两山理论”的丰富内涵与实践价值。通过实地调研,学生们不仅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与数据支持,更亲身感受到湖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就。
图为实践队成员向何村村老人咨询当地的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情况。胡华屹 供图
湖州市的生态治理成果不仅是中国生态保护、绿色转型的突出成绩,更是富足生活的生动体现。如今的湖州,实现了唐代诗人张志和诗句中“西塞山前白鹭飞”美好景象的重现,展现出“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繁荣景象,让人不禁感叹“斜风细雨不须归”。
通过此次实践,南京财经大学的学生们不仅深入了解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具体路径,还亲身体验了地方政府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创新举措。这些宝贵的经验将为他们未来继续关注并研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新方法提供重要参考。
实践队成员表示,今后将继续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动态,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通过此次实践,他们不仅增进了对“两山理论”的理解,更坚定了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决心。未来,南京财经大学的学生们将继续关注并研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新方法,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通讯员 胡华屹 蒋凝烟)
(来源:中华教育网)